攀岩馆-攀岩馆取代健身房,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2024-04-17 15:2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最近,有攀岩起家的户外用品从业者向懒熊体育提出一个观察,在日本,攀岩正在取代健身房。作为一个常住日本的攀岩爱好者,三信国际贸易株式会社社长范军也有同样的感受。而且他们都认为,类似趋势可能也会在中国出现。

产生这种判断的原因在于,在这两种运动项目中,用户群体有交叉甚至互相转化,但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健身房行业在疫情期间受挫严重,岩馆却有着比较稳健的发展势头。

攀岩馆取代健身房,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在竞技层面,日本已经是攀岩强国

不过,从产业规模来看,即便近几年攀岩运动不断普及,依然属于小众运动,和拥有几千万会员的健身房行业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所以从当下的节点来判断,岩馆充其量只是在分流一小部分健身房用户。

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这种分流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开始用“取代”一词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和健身房和岩馆经营状态的强烈对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Stasita的报告,疫情三年间,日本健身房的收入显著下降,会员数量比2019年减少约70万人次。范军告诉懒熊体育,疫情改变了人们的运动习惯,除了从室内走向户外,即便同样在室内,人们也更愿意在密度更低的场馆中活动,所以健身房会员开始向相对小众的岩馆转移。

“有一天我发现公司楼下开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岩馆,第一反应是担心攀岩过于小众,岩馆生意难做,我跑到岩馆里问店长需不需要投资或者帮助,结果人家给我算了一笔账,一天人流量在50-100人,至少能带来几千、上万元的收入,钱已经挣不少了。”范军后来还去过很多岩馆,发现生意都能用“火爆”来形容。

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疫情三年里,健身房倒闭的现象从未间断,行业的平均收入也持续下降,行业巨头如金吉鸟、中健健身等相继暴雷,让人们不得不一再审视健身房的经营模式。而香蕉攀岩创始人钱小磊告诉懒熊体育,岩馆虽然连锁规模不大,但是整体胜在稳健,目前香蕉攀岩的7家岩馆中,6家都能盈利。

攀岩馆取代健身房,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Shape是最新一个关闭的健身品牌

对于健身房而言,上海是全国集中度最高的城市,根据三体云动发布的《2022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上海的健身房达到5807家,而北京也有5506家。不过受去年疫情的影响,上海也是健身房月均营收降幅最大的城市,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工作室,降幅都接近30%,北京的降幅次之,均在15%左右。

据岩时攀岩创始人魏俊杰的粗略统计,全国岩馆最多的城市也是上海,目前大概有60-70家岩馆,而北京仅有30家岩馆,最后预计能容下80家左右。据攀岩垂直媒体“岩点”的报道,东京在2019年时就已经有89家岩馆。

横向比较岩馆和健身房的投入费用,我们了解到,在上海,一个300平方的抱石馆前期投入在百万左右,综合馆则可能在150万-200万之间,而后期的运营费用(包括房租水电、人工、维护等等)不到10万;乐刻的健身房也多在300平方左右,前期投入约在150万左右,后期运营费用预估也不到10万。也就是说,在相同的面积下,投资健身房的成本比抱石馆大,当然,在不同城市、不同门店的情况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攀岩馆取代健身房,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我们曾制作过乐刻(上海)的月营收模型

论岩馆的增长势头,中国甚至比日本还要好。钱小磊观察,日本岩馆从2022年起进入饱和状态,不仅同行间竞争压力大,还开始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收购行为,国内因为岩馆密度远低于日本,所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换句话说,未来国内岩馆对于加盟商、合作商的吸引力大概率还会增长,钱小磊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影院老板、设备公司等等,来咨询投资合作的人异常多,商场提供给我们开店的位置也明显改善了。”

因为攀岩场地对层高有一定要求,以往经常落地于改造厂房和废弃园区中。疫情后,商场发现电影院、超市等已经无法带来太多流量,甚至影院招商无人问津时,攀岩、滑板等业态的引流效果显得格外突出。于是,商场不仅为岩馆减租,提供给岩馆的位置从曾经的犄角旮旯,换成了商场一层或者电影院预留地,今年以来开业的香蕉攀岩无一例外都开在商场里。

在日本和韩国,因为土地面积小、房租高,岩馆社区化是必须走的路。而在国内,除了底商之外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购物中心,攀岩+购物中心的模式是让攀岩深入社区、服务周边住户的重要基础。

和健身房“深耕周边一公里”的逻辑类似,魏俊杰表示,如今北京岩馆的社区化是覆盖周边3-5公里内,上海可能是2公里的概念,当然,攀岩场馆的特殊性会让岩馆的入场门槛更高。但是如果北京能开出80家岩馆,每个岩馆的服务范围无疑会越来越精准。

“未来,一个城市的岩馆组合也可能会跟健身房一样,几个大型岩馆和社区、办公楼附近的社区型岩馆互相补充,就像一兆韦德等大型健身俱乐部和乐刻等小型工作室互相补充一样,其中大型岩馆的盈利能力强,社区型岩馆的回本速度快。”钱小磊说。

攀岩馆取代健身房,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图片来自香蕉攀岩

岩馆的数量增长和深耕社区有利于提高这项运动的普及率,普通人在尝鲜过这项运动之后,还会发现比起健身房里的力量训练,攀岩属于“一边运动一边解题”项目,趣味性强,且容易和陌生人产生交流互动,进而带动社交属性。

除了次卡、年卡等入场费之外,岩馆提供私教课和团课,不同的岩馆根据服务的人群不同,持续细分场馆定位,课程安排也有所不同,例如会分儿童培训和成人攀岩、专业选手和新手向,甚至有专门面向女性的小班课,由女教练来上课。参与者即便互不认识,但很快就会开始交流,下次即便不再上同一个教练的课,或许会发现他们还是约着一起来,颇有些超级猩猩的味道。

从投资人的角度,岩馆不可避免地也有自己的制约因素,例如投入成本高、门槛高等等。不过,虽然岩馆仍属于“慢生意”,但2-3年的平均回本速度能让人心中有数。而作为用户,正如我们在选择健身房时,会优先考虑距离、价格和体验感,在场馆密度增加、经营细化的情况下,北京岩馆每次100元左右的定价和很多运动比,都已经算不上昂贵,而且至少我们暂时不用还担心岩馆会跑路。

所以,如果你的健身搭子突然有一天不再出现在健身房,那他可能正在隔壁的岩馆里,挑战着新的线路。

延展阅读:

攀岩馆取代健身房,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