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苗(王田苗:当下硬科技创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4-03-25 09:46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王田苗:当下硬科技创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9月20日,“2023创业黑马科创峰会暨黑马营周年庆”在深圳举行,创业黑马携手中关村智友研究院、澜舟科技、硅基智能、华大基因、明源云、同创伟业等9大先进产业先锋,与近20位知名投资人、企业家、产业专家,及500多位创业者一起,分享最新的技术突破、商业应用和企业变革,探讨在科技自主的新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共建创新生态,穿越经济周期,迎接产业新未来。

峰会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北航机器人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发表了主题为《硬科技创业的思考》的演讲。

以下为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过的演讲节选:

我们应该在这个时代向科创的穿越者致敬,因为是他们在改变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我将分享两个主要议题:一是硬科技时代有什么特征;二是硬科技时代的创业有何不同。

01
硬科技时代的特征

纵观历史,从古埃及、古希腊到罗马帝国,再到英国崛起和美国独立,以及中国的复兴,不外乎三个重要要素:一是经济高速发展;二是科技力量;三是相互博弈和冲突。这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技术扩散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创新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大背景下,硬科技创新产业成为新工业与社会发展的底座。一方面,围绕人与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在劳动效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源可持续、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推动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不难判断,机器人、AI大模型、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是值得超长周期关注的赛道。另一方面,东西方大国博弈告诉我们,仅通过模式服务创新或系统集成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面对客户进行2C/2B产品创新,更重要的是需要产业背后支撑的硬科技创新与上游供应链创新。

而从不同时代的社会主流科技对产业的影响来看,二战之后全球经济恢复的高速增长时期,重工业重投资是那个时代的最大特征,以钢铁、汽车、家电、超市为代表;1990年后重工业转移至日本、德国,通讯消费板块崛起,两次石油危机又刺激了美国石油产业;到疫情之后,全球经济亟待寻找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电商、AI大模型、硬科技制造等崛起。

因此,创业者要重新认识,中国当下的科技创新有什么变化。我明显感觉到,有两个不同的赛道:一个是自主安全赛道,包括半导体、基础软件、航空航天、通信、能源可持续以及生物科技;另一个则是世界经济赛道,比如新能源、无人驾驶、自动化、智能制造、AI大模型、数字货币等,它们浩浩荡荡重构着我们的知识结构,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正是在这样的布局下,政府已将科技提升到一个战略地位,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统筹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创业力量,从而由国家实验室对重大工程、基础前沿研究以及各部委垂直领域的应用、示范,包括科创的生态、培训、孵化、投资统合引导,其目的是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的头部企业诞生和硬科技创新生态的建立。

从宏观上理解,今后围绕“卡脖子”的产业,新经济、新产业依然有10%-20%的上市机会,同时有20%-30%可以通过成果转化被并购和收购。在上市和并购过程中,围绕解决“卡脖子”难题的专精特新企业,可能有20%-30%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走上资本市场。

新时代浪潮之下,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之中,每个人都被席卷其中,我们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我们是见证者更是助力者,甚至我们会是这个大时代的拓荒者或弄潮儿。

02
硬科技时代的创业有何不同

硬科技的特点是什么?失败率很高,需要钱很多,很难找到合伙人,投资人看不懂,单点还没突破就多元化发展……我们往往从科技的角度看待落地,而没有从客户服务的角度看待产品,从而造成很难可持续发展,这就变成一个死亡谷。

硬科技创业只有把握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有望突破,最终走向成功。天时就是能够认知时代特征、趋势与机遇;地利就是发现自己独特优势、明确定位与市场切入点;人和就是找到相匹配的合伙人、有价值的客户与相关战略资源投资人。

我想以机器人为例,分享我对当代硬科技创业特征的看法。

首先要理解它的规律和产业布局。我一直认为,未来的智能时代,有三大革命性终端——AI头盔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通用机器人。这是智能时代单品能够做到上万亿的赛道,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是机器人+大模型的应用在走向家庭。

我们在生态中,往往是以中游作为定位点,往上游走,往下游看。中游有高端机器人,比如手臂、轮式、足式、医疗等,中游客户黏性不够,就会引来很多竞争者。下游有系统集成,但真正能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并且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是感知大模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垂直大模型。再看上游,上游壁垒高,抗风险能力强,再往上走是和科学家、实验室相关的脑机接口、新材料和纳米机器人、情感交互研究。

在这样一个认知生态的过程中,我们的硬科技创新环境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一是新时代吹响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号角,形势推动着“科技”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底座,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与大厂中孵化而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将成为创业的一股新势力;二是回归商业本质,创业者自我定位是未来龙头还是供应链中某一环节变得愈发重要,当下硬科技生态的上中下游特征明显,在专精特新领域成为兼具专注力与定力的隐形冠军,一定会被市场所拥抱,甚至被收购并购;三是根据不同领域与赛道特征,创业者所需要的资源与LP也随之发生变化。

根据我自己的学习和所看到的创业者成长过程,我发现,首先硬科技创业是一场马拉松,考验创业者在长周期中的坚定意志,要有耐心与毅力;二是要留有足够的期权,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合伙人,如把握估值与融资节奏、深入对解决痛点产品的细节理解、投身爆款产品研发、完善市场落地与资质、构筑业务第二条曲线、判断是否走向全球市场等不同阶段,需要匹配能力相当的合伙人;三是硬科技创业风险大,往往早期很难把握,创业者要做好大概率摔跤甚至掉坑的准备,更关键的是要学会如何在学习与感悟中站起来或爬出坑,专业孵化器、知名咨询机构、优秀投资人等机构的加持显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像黑马、像中关村智友研究院这样的战略咨询机构来指导,找到从坑里爬出来的方法,那么离成功会越来越近。

我跟创业者沟通底层逻辑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回归本质,赛道有没有商业价值和痛点;二是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有什么不可替代性;三是国家是否支持或者鼓励。由此形成自己的创业主体,左轮是不可替代性,右轮是商业模式和结构。因为硬科技创业是一场赛车拉力赛,往往需要主驾和副驾,主驾在落地验证之前以技术为导向,当形成产品并且跑到一定时间之后,就变成以商业为主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意识和胆识。

基于这些思路,我们在中关村智友研究院开展这种实践,也尝试对科技创业者进行培育和深度辅导,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赋能,同时开展“科技创变者大会”和相关产业与热点方向研究。截止目前,有3家已上市公司、8家左右拟申报IPO公司、15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0家估值超15亿企业,累计投资早期项目70个左右,总估值超过1200亿,包括机器人、无人驾驶、新能源、无人机、发动机等。一批科学家说,如果我们的逻辑是对的,他们愿意出资,愿意参与,愿意一起期待新技术和商业价值。

我们应该相信,这个时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而复兴需要安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二元结构、民营创业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我也相信,黑马创业营的兄弟们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甚至是独角兽的贡献者。

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创业者在信心、融资和发展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如果这个时期是冬天,我们一定要相信,春天值得期待。向所有科技创变者致敬!

友情链接: 上海易贸科技(克拉克润滑油受邀参加2022中国国际润滑油市场及技术大会) 汽车实拍(最美纯电轿跑SUV极星4实拍体验) 过年买车首选蓝电E5电与油的完美结合仅9.98万起